在愛茶人的眼中,品一杯好茶,須“茶好、水好、器好”,有了好茶和好水,還需一把好壺,方才不辜負茶的清香和水的明澈。
泡茶最好的容器莫過于紫砂壺。
一把上好的紫砂壺,能真正體現“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的特性。
意思是說,使用紫砂壺泡茶不易變味,暑天越宿不餿。
可道理誰都懂,真正懂紫砂壺的人卻實在不多。甚至于許多號稱紫砂壺老玩家之人,也在錯誤地使用紫砂壺、傳播錯誤的紫砂壺知識。
下面就為您梳理一下,茶友們在挑選和使用紫砂壺時存在的誤區:
選壺
誤區一:紫砂壺中國許多地方產,宜興是其中之一。
正確觀點:真正的紫砂壺只產于宜興,其他地方產的不叫紫砂壺,最多稱為:“紫砂陶”。
誤區二:宜興到處產紫砂壺。
正確觀點:宜興只有丁蜀鎮(丁山和蜀山)從宋末到今都產紫砂壺。
誤區三:購買紫砂壺一定要到宜興本地去買,才能夠買到物美價廉之壺。
正確觀點:不可迷信原產地,也不可否認原產地,一句話:“找對地方,認對人! ”
誤區四:過去的老壺就比現在的新壺好。
正確觀點:衡量一把紫砂壺收藏價值高低的關鍵還是看藝術價值,并非一定是越老越好。
誤區五:敲擊聽聲音可判斷壺的好壞。
這種辦法是可以簡單判斷紫砂壺燒結度的情況,但是對于分辨壺的好壞,沒有任何意義。
誤區六:有專門的機器可以制作機制壺。
正確觀點:真正的紫砂壺的制作工藝只有全手工和半手工兩種。拉坯工藝、模具灌漿工藝是不能用在以純紫砂為原料的壺上,更不可能有什么專用機器了。
誤區七:紫砂壺的原料已經很奇缺。
正確觀點:紫砂壺的原料根本不奇缺,就是再做500年也用不完。
紫砂壺確實是個資源性的產業,高等級的好泥料只會越用越少,當然有些極好品種的泥料已經在不斷枯竭,但是紫砂壺普通級的原料那實在是太多了。
誤區八:過去紫砂壺不會做假,做假都是近幾十年才有的事情。
正確觀點:民國時期,一些高手專門仿制明清名家紫砂壺,為達到逼真的效果,功夫越練越深,同時自己的水平也練上去了,如今有些也成為藏家追捧的對象。
誤區九:靠顏色可以判斷泥料。
正確觀點:
不同的窯溫下燒制,就會出現不同的顏色和收縮比。
下圖的兩把茶壺中,右邊顏色深的那把溫度偏高點。
誤區一:新的紫砂壺使用前一定要開壺。
正確觀點:現在的紫砂壺不像過去用的煤或柴等能源,要通過開壺來去除紫砂壺的土腥味和窯氣味,現在多數用的電窯,環境干凈,所以只要是真正的紫砂只要把壺內的雜質沖洗干凈、用開水燙一燙就可以使用了。
誤區二:紫砂壺開壺時要加老豆腐和甘蔗。
正確觀點:開壺時加老豆腐和甘蔗只會掩蓋此壺可能有的異味等問題,但解決不了其已存在的問題。
誤區三:紫砂壺是用嘴直接對著壺嘴喝。
正確觀點:紫砂壺不能夠用嘴對著喝,太燙的茶直接對嘴喝比較燙,容易燙傷舌頭,而且食物殘渣和唾液也有可能順著水進入紫砂壺,不太衛生。
其次,如果對嘴喝此壺的品相就被破壞了,而且沒有格調,長期對嘴喝的紫砂壺壺嘴會沾染唾液中的鹽分而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