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響應中央樹立文化自信的號召,自從十八大以來,國家修訂及出臺了一系列文化政策和法規來促進文化發展,弘揚文化遺產。這些政策法規給傳統文化和新文化產業的發展和振興提供了實力的支持。
通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公報,標志著國家首次將“文化命題”作為中央全會的議題,文化在戰略層面意義凸顯。因此,文化體制改革引發文化藝術品投資熱潮,藝術品的定價機制和交易平臺正迅速成長中,中國文化產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近些年國家倡導古玩藝術品熱潮不是偶然的,一方面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資源開始資本化,并且資本的價格迅速膨脹。古玩藝術品作為稀缺資源;也就成為了具有重要投資價值的金融產品“軟黃金”和“吸金池”!
文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和國家文物局發布了《關于促進文物機構文化和創意產品的建議》,后來于2016年5月16日由國務院發布。文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國家文物局聯合發布了《關于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并于2016年5月16日由國務院轉發。
正如藝術品市場的高價經常出現一樣,2020年也是一個差異化的市場。除了價格,全球藝術品市場發展的不平衡也可以看出。美國,英國和中國三個市場的交易量已占世界總量的80%以上。
在國際資本市場上,藝術品已經是必要的投資目標。它是繼股票和房地產世界三大投資項目之后的“財富的第三極”。它是一種高附加值的資產,其回報率已遠遠超過股票和房地產。意大利收藏家貝利尼曾說:“只有藝術品才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東西,股票的平均增值率為40%,藝術品的增值率為95%。
中國民生銀行《藝術銀行業務發展研究報告》提出:中國高收入人群中有20%以上有收藏習慣,可以將其財產的1%以上用于藝術品收藏。假設國民總儲蓄的16萬億元中的50%屬于高收入階層,這意味著理論上每年至少有800億元可用于藝術品。
根據一些行業統計,巴克萊銀行分析指出,“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潛在需求超過6萬億元,而目前的規模只有幾千億元。文化藝術品投資占藝術品總投資的20%。,“金融證券的平均年回報率為15%,房地產為21%,藝術品收藏為26%。”這似乎證實了這一市場的“胃口”。
藝術基金,藝術信托投資,藝術抵押,藝術產權交易和其他金融工具與價格,財富管理,增值保值和投資活力等金融服務融為一體。盡管這個行業在中國還不成熟,但它應該對藝術品的金融化和證券化前景充滿信心。
藝術金融包括三個主要部門:一個是金融部門,例如私人銀行家,財富管理,家族辦公室和藝術投資者等。它是對藝術品本身的投資或對相關金融技術公司的投資;第二是文化部門,例如私人博物館和公共博物館以及文學和藝術界人士;第三是商業部門,包括拍賣行,畫廊,藝術博覽會等。這三個部門相輔相成,連通性越來越強。
從地域上看,藝術金融呈現出融合的趨勢,跨界,跨文化的合作日益頻繁,藝術市場正在向全球化發展。隨著中國近年來的迅速崛起,當前藝術品市場的主流已不再只是歐美,人們對藝術品和文化也越來越感興趣。
中國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魂,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