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熱詞一飛沖天,
線下被議論的熱火朝天,
線上更是火的一塌糊涂。
有多火呢?
火到連續3天在熱搜榜高居不下,
火到你隨機點開微信公眾號,
就有實時更新的推送文章直接映入你的眼簾。
比如這篇哈。
他們都是打著“擺攤”的由頭來發軟文,
我是真正借著“擺攤”的話題呈現藝術。
談到和“擺攤”相關的最知名藝術作品,
我第一個想到的,
就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作為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不僅僅是一部人群熙攘的城市擺攤記錄,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局部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局部
當然除了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還有兩個最知名版本,
就是仇英版和清代院體版。
但最有趣的,當屬仇英的版本,
不僅畫出了明代蘇州城的繁榮景象,
也將市井百態進行了生動刻畫。
仇英《清明上河圖》
據傳,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原為明代大收藏家項元汴所藏,
偶然的機會,仇英在項元汴家中得見真跡,
于是,便有了這個明代版本。
與張擇端一樣,
仇英的《清明上河圖》也表現了熱鬧的擺攤文化,
場面宏大,氣勢雄偉,
雖然在藝術性和史料價值上
難以與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相提并論,
卻也構筑了一幅頗有聲勢和氣魄的風俗畫。
仇英遵循了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中的景物布局,
但他描繪的是明代中期的江南民眾的生活,
整幅畫共有兩千多人——
市民、商人、農夫、藝人各種身份,
并且每個人物的動作、服飾都不雷同,實屬不易。
當把這近 10 米的畫卷放大,
細看其中的每個人、商鋪及場景,
一種“仇英式”的幽默感躍然紙上。
在仇英的《清明上河圖》中,
最有意思的應該屬于下面這個部分——
休息中的勞工、生意不太好的店主、發呆的橋上人...
形形色色的描繪,生動至極。
船夫與搬運工——姿態妖嬈偷懶中的體力勞動者
肉店與租車店——何以解憂,唯有發呆
哺乳者——對面的那位同學不知是其丈夫還是看客...
橋上的人——與其他行色匆匆的人相比,
橋上的這個人尤其引人注目,
我不禁要問:
他是誰?他在看什么?他在想什么?
另一個橋上的人——一位觀望墻內佳人的人
車——獨輪車與四輪車的不同待遇
食——岸邊與船上的飲食
打架——扯頭發,是一種古老的搏斗方式
蓋房——請注意那個巨大的鋸
捕魚——先進的設施
西域雜耍——有錢的捧錢場,沒錢的捧人場
集市早茶
鮮魚面——旁邊就是河,這鮮魚面差不了
而清院本《清明上河圖》,
則由清宮畫院的五位畫家
陳枚、孫祜、金昆、戴洪、程志道
在1736年(乾隆元年)合作畫成。
除了最能彰顯古代“擺攤”文化
的《清明上河圖》之外,
還有一副更接地氣的古畫長卷,
這就是著名的《太平風會圖》,
此卷傳為元代畫家朱玉作品。
《太平風會圖》局部
歷史上和“擺攤”文化相關的書畫藝術作品
還有眾多,知名作品也是不勝枚舉。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局部
《姑蘇繁華圖》,題跋中稱其為《盛世滋生圖》,
由清代宮廷畫家徐揚創作于乾隆年間,
描繪了當時蘇州“商賈輻輳,
百貨駢闐”的擺攤風情。
《姑蘇繁華圖》局部
《姑蘇繁華圖》局部
明代仇英《南都繁會圖》
描繪的是一幅南京街市三月慶春游藝活動場面,
全稱為《南都繁會景物圖卷》。
《南都繁會圖》局部
《皇都積勝圖》創作于明代嘉靖末年到萬歷前期,
作者不詳,
是明代中后期北京城繁勝景況的再現,
描繪了北京城商業繁榮、貿易發達的景象。
《皇都積勝圖》局部
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擺攤文化貫穿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朝代更換
和商業貿易演變的歷史,
它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它的出現,
滿足了不同階層人們日常生活所需,
帶來了實質上的生活便利。
同樣,地攤文化也是反應當下社會的縮影。
擺攤文化,更是歷史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既符合當今經濟發展的趨勢,
又有利于人員就業,刺激民生,可謂是一舉多得。
所以說,“擺攤”那真是古人玩剩下的,
只是別看“擺攤”火熱,
盲目跟風,準保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