簋(guǐ),是盛放已熟的黍、稷、稻、粱等飯食的器具,很似現(xiàn)在的飯碗。其基本形制為敞口,圓腹,圈足,無耳或二耳。但在不同的時期又出現(xiàn)和流行過三耳簋、方簋、弇口簋、四耳簋、方座簋、三足簋等。簋是重要的禮器,在商周時代它同樣是象征貴族身份高低的指示物。據(jù)《禮記》記載和考古發(fā)現(xiàn)證明,簋是以偶數(shù)組合與奇數(shù)的列鼎配合使用,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
商代中期簋為這時期新出現(xiàn)的器類:一種口微斂,窄沿外折,深腹稍鼓、底近平,下承矮圈足;另一種,兩側(cè)有對稱的獸首形雙耳。
商代晚期簋侈口、頸內(nèi)收、腹較鼓,直矮式圈足,少數(shù)出現(xiàn)雙耳,有的雙耳下垂珥,為以前各期所未見。
西周早期簋的變化比較大,數(shù)量增多,式樣翻新。侈口鼓腹雙耳的商代晚期簋繼續(xù)流行,但獸耳多變化。成康以后,乳釘紋無耳簋消失。此時最具特色的是高足簋、四耳簋、方座簋的出現(xiàn)。所謂方座簋,就是將簋體和方禁連鑄在一起,武王時期的天亡簋、利簋都是這一形制的代表。
西周中期簋有雙耳簋、弇口簋、方座簋、盂形簋等許多型式。簋的耳式多樣,弇口簋有貫耳、附耳和環(huán)耳,后段流行獸首銜環(huán)耳;侈口雙耳簋有鳳形、龍形、象首形等,中期后段圈足下出現(xiàn)三個獸面扁足。
西周晚期簋一般都有蓋,弇口鼓腹,蓋上和器腹鑄有平行溝棱紋,圈足下有三個獸面扁足。耳作獸首形或獸首銜環(huán),也有方座簋。
簋在春秋早期常見的形式為敞口,雙耳或四耳的方座簋,無座簋的圈足下也常加三個扁形小足。此時簋幾乎均加蓋。春秋中晚期戰(zhàn)國初期,簋的形式簡化,侯馬5號墓出土的素面簋,蓋頂有喇叭形捉手,蓋沿下作三小齒,折沿、束頸、鼓腹、圜底、雙環(huán)耳。長治分水嶺出土的雙合式簋,器和蓋為一對有圈足的雙耳缽,器蓋相同,扣合。輝縣出土的方座無耳簋,覆缽形蓋隆起,圓捉手,器身敞口,唇外卷,深腹、圜底、圈足連方座。齊國銅簋風格獨特,兩耳作蛟龍狀,蓋頂有蓮瓣裝飾,通體飾波曲紋。這種龍耳簋均做工精湛,是典型的春秋時期的齊國器。
戰(zhàn)國早期具有上述特征的簋依然存在,但龍耳相對粗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