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檔由明星朗讀名人書信的電視節目《見字如面》備受歡迎,不少觀眾被一封封書信中質樸的情感和動人的故事所打動,也因此注意到書信獨特的文化和史料價值。在收藏拍賣市場,名人信札板塊雖然屬于小眾收藏,但也受到藏家的關注,并處于升溫狀態。
古代名家信札千金難求
信札,又稱書牘、手札、書札、書簡等,由古代尺牘演變而來。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出現書寫在竹簡或木片(牘)上的信札。到了東漢時期,書信隨著造紙術的誕生而得以發展。魏晉時期,伴隨著行書、草書的普及,信札的表意功能得以擴大和加強。
千百年來,中國的文人墨客和雅士常常利用書信來寄托自己的理想,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因此,很多名人信札不僅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還有著較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藏界對于信札的價值評定,有一條基本準則:名氣越大,歷史越久,信札內容越是關乎重大歷史,其收藏價值就越高。由于名人信札具有史料、文獻、文學、書法、文物等多方面的價值,再加上“存世僅此一件”的孤品性質,名人信札歷來都為收藏家所看重。古代名人信札由于年代久遠,流傳不易,其價格始終處于高位。
2010年,中國嘉德秋拍“秋光萬華——清代宮廷藝術集粹”專場上,王羲之書法《平安帖》以2.75億元落槌,加上傭金以3.08億元成交。2010年上海道明秋拍上,一通僅有96個字的北宋政治家唐穅的楷書《致胡宗愈伸慰帖》以9128萬元成交,每個字的價格高達近100萬元。
2016年,中國嘉德“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專場上,一封曾鞏的書信手跡《局事帖》以2.07億元成交,這件不足一平尺的書法作品共有124字,平均每個字的價格達到167萬元。1996年,《局事帖》在美國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以50.85萬美元被比利時知名收藏家尤倫斯夫婦買下。而后,在2009年北京保利秋拍“尤倫斯夫婦藏重要中國書畫”專場中,《局事帖》再次現身,當時估價為1200萬元至1800萬元,最終以1.09億元成交,13年間增值23倍。曾鞏這件書法作品的真偽曾受到業內質疑,但經過專家對著錄的分析比對,認定其為真跡,其價格也因此經歷了迅速提升。
近現代名家書札價格持續走高
據不完全統計,近10年間,名人信札價格每年至少以30%的幅度攀升。有的名人信札已從原來的幾萬元飆升到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1994年,北京翰海舉辦了首場書法專場拍賣,推出徐悲鴻行書15通信札的冊頁,估價為10萬元至12萬元,卻遺憾流拍。2004年,北京翰海上拍3通徐悲鴻信札,以24.2萬元拍出。2009年中國嘉德春拍,13通27頁“陳獨秀等致胡適信札”以150萬元起拍,以554.4萬元拍出,被中國人民大學以文物“優先購買權”購藏。
在2005年中國嘉德秋拍上,郁達夫致王映霞的8封書信以34萬元成交;2009年中國嘉德春拍上,陳獨秀、梁啟超、徐志摩等致胡適的一批信件,以744.8萬元成交。2010年中國嘉德秋拍,齊白石囑托葉恭綽將賣畫所得“三百二十四圓七角”匯入他的中國銀行賬戶的書札,以33.6萬元拍出。
2011年,西泠拍賣在秋拍中推出了郭沫若致日本文求堂的書簡230通(包括信封),以1800萬元起拍,最終以2415萬元成交。2012年北京匡時秋拍中,梁啟超舊藏“南長街54號藏梁氏重要檔案”以6709萬元成交,其中的146件信札以264.5萬元全數成交。2014年北京匡時“呂斯百藏品專場”拍賣中,一批徐悲鴻、傅抱石、吳作人等著名藝術家寫給呂斯百的信札均拍出高價。2015年中國嘉德春拍“筆墨文章——信札寫本”專場中,陳寅恪《致傅斯年信函》以115萬元成交。
2017年春,匡時拍賣推出“見字如面——盧弼友朋信札專場”專場。現代藏書家、學者盧弼出生于一個亦儒亦商的家庭,清末,他參加過科舉考試,又在書院學習,并游學日本,兼通舊學新學。他富有愛國思想,本圖建功立業,但民國時期有志未遂。中年以后,追隨長兄,以藏書、刻書為寄托。該專場110件拍品中,收有梁啟超、羅振玉、楊度、吳宓、錢鐘書、錢基博、呂碧城、溥儒、荀慧生等60余位近現代人物的160余通信札,最終100%成交。其中,錢鐘書的兩件信札分別以遠超估價的52.9萬元和35.65萬元成交,呂碧城《信札一通二紙》和吳宓《信札一通一紙》均以34.5萬元成交。
收藏名人信札需注意辨偽
業內人士表示,名人信札的收藏并不是偶然興起,在晚清、民國甚至更早以前就已形成穩定而專業的收藏群體。但名人信札的價格水漲船高,一是近十年市場持續發力的結果;二是拍品資源的日漸枯竭,為名人信札手稿的市場崛起提供了更大的空間;三是兼具書法和文獻價值的名人信札文化內涵豐富。首先,名人信札具有較強的文獻價值,書信內容可作為史料以供研究;其次,名人信札具備深厚的歷史價值,不同朝代的名人信札,從各個方面體現了書信者所處時代的時代風格和歷史信息。再次,名人信札具有不可復制的手跡價值,通過信札實物,可以讓藏家體會穿越時空的文字溫度。
在收藏名人信札時,也需要注意,隨著名人信札收藏熱升溫,市場上出現了很多贗品。目前市場上的文人信札贗品多是對名人字跡進行仿造,有的是有母本的克隆,也有的是無母本的仿制。收藏愛好者在選擇信札時,不僅要關注信札內容本身,還要關注系列拍品,以求相互印證,綜合分析。另外,收藏名人信札還要小心他人代筆。有些名人信札并非本人所寫,而由他人代筆后由本人簽名。
專家建議,收藏愛好者需以真實可靠、流傳有序的傳世品作為參照物,并用足夠的時間去接觸、熟悉和研究信札原件,還可到各博物館、紀念館近距離欣賞信札真品,從內容到形式全方位地考察,深入了解作者的文筆風格特征、書法用筆特點等個性化內容。